版次:01 作者:2025年07月19日
本報訊(記者 田蓉)當前正值防汛關鍵期,開江縣堅持晴天備戰、雨天應戰,通過壓實巡查責任、完善應急機制、升級監測網絡等全鏈條舉措,織密防汛“安全網”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
靈巖鎮靈巖社區新河橋山洪災害治理點作為防汛重點區域,由鎮村兩級干部組成的巡查小組,每天多頻次、不定時開展巡查,實時監測河道流量、山洪災害點的水位變化與地質情況,一旦發現異常立即上報處置。
“我們每天多頻次、不定時巡查,對汛期河道的流量、山洪災害點等隨時進行監測預警,密切關注水位變化和地質情況,一旦發現異常,立即上報并采取相應措施。”靈巖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童貽浪說。
靈巖鎮共有13個地質災害隱患點、6個山洪點。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該鎮構建起“預報、預備、預判、預警、預演”五預機制,繪制轄區重點點位應急“作戰圖”,同時通過宣傳普及防汛知識、儲備足量應急物資,確保關鍵時刻“拉得出、用得上”。
靈巖鎮副鎮長李尚運告訴記者,前期,該鎮完善修訂了應急預案,開展了桌面推演和應急實戰演練,保障和儲備了應急物資。下一步,將切實壓實責任鏈條,緊盯重點領域、重點環節、重點人群,開展監測、排查、隱患治理,消除各類風險隱患,凝聚多方合力,切實筑牢防汛安全屏障。
在開江縣防汛抗旱指揮部,防汛調度指揮中心管理平臺正實時監控全縣13個鄉鎮(街道)的317處山洪災害點、51處高危險點。
開江縣水務局副局長郭先高介紹:“開江縣山洪災害‘四預’平臺,整合水文、氣象、山洪監測站點,實時監測全縣降雨、水位等數據,當降雨量達到一定閾值,系統將自動向相關責任人發出預警,第一時間提示各級責任人到崗履職。”
汛期以來,開江縣始終堅持早部署、早安排、早行動,時刻保持臨戰狀態,嚴格落實防汛工作責任,加強重點區域監測,做到信息渠道暢通,切實做到“寧可十防九空、不可一失萬無”,確保平穩安全度汛。